人们肯定还有印象,1866年在海上发生过一件离奇、神秘、难以解释的怪事。此处对当时哄动沿海居民与世界舆论的那些传闻暂且不提,只是说说普通航海人员格外激动的心情。欧美的进出口商人、船长、船主、各国的海军军官以及两大洲的各国政府都对这件事非常重视。
事情的经过大体是这样的:不久之前,许多大船都在海上遇见过一个“庞然大物”,那个物体很长,形状就像纺锤一样,时不时地发出磷光。它的体积比鲸鱼都要大,行动起来也比鲸鱼快上不少。关于这个物体的情况,许多航海日志的记载(例如这个物体或这个生物的形状,在它行动时难以估量的速度,它具有的惊人力量,以及好似天生的特殊本领等等),大体都是一致的。如果它是一种鲸鱼类动物,那么它的体积则大大超过了生物学家以往所能分辨出的所有鱼类。居维埃、拉色别德、杜梅里、卡特法日等等生物学家一一除非亲眼见过,换句话说,除非这些科学家用自己的眼睛确认过——他们是不会承认存在这样一种怪物的。
如果我们把多次观察的结果折中一下,一方面排除那些过低的估计,例如这个物体只有200英尺长,同时也过滤掉过分夸张的言论,类似它有一英里宽三英里长的说法,——我们便能肯定地说,这种离奇的生物,假使真的存在的话,它的体积必然大大超越了鱼类学家所承认的范围。既然这种生物的存在这一事实本身又是不可否认的,那么,出于人类天生的好奇心,我们就不难理解它的出现会给全世界带来一场怎样的骚动。至于说这都是无稽之谈的说法,人们是决不会同意的。
因为这一切都是有根据的:1866年7月20日,隶属于加尔各答一布纳希汽船公司的喜金孙总督号在澳大利亚海岸东侧五英里的地方与这个游动的巨大物体碰面了。船长巴克起初本以为这是一块尚不为人所知的暗礁,他正准备着手测定它的位置,突然这个古怪的物体喷出两道水柱,“哗”的一声直达到空中150英尺的高度。这么一来,除非这座暗礁上存在着间歇性的喷泉,否则喜金孙总督号面前的物体,就一定属于还没有人知道的某种海洋哺乳类动物,而且还能从鼻孔中喷出有气泡的水柱。(图1)
同年7月23日,西印度-太平洋汽船公司的船只克利斯托巴尔哥郎号,也在太平洋上见到了同样的情况。喜金孙总督号目睹这种奇怪生物后第三天,克利斯托巴尔哥郎号在700里外地方也看见了它,由此可知,这只离奇的鲸鱼类动物能以惊人的速度在海中四处移动。
15天之后,在离上述地点大约两千里远的地方,国营轮船公司的海尔维地亚号与皇家邮船公司的山农号,在美欧两大洲之间的大西洋海面上相遇时,在北纬42度15分、西经60度35分的位置上,同时目睹了这个大怪物。根据两船同时的目击结果预测,估计这只哺乳动物的体长至少在350英尺(约106米)以上,因为山农号和海尔维地亚号两艘船加在一起都还不及它的长度,而两船从头至尾的长度就达到了100米长。然而,世界上最长的鲸鱼,就像经常出役于阿留申群岛的久阑马克岛以及翁居里克岛附近海面的那些,也不过只有56米,比这再长的就从来不曾有人见过了。
连续不断地传来的消息,贝雷尔号横渡大西洋时做出的种种观察,茵曼轮船公司的越提那号与这个怪物有过一次邂逅,法国二级军舰诺曼底号军官们留下的记录,海军高级参谋弗兹?詹姆斯在克利德爵士号上做出的精密的测算,这一切在当时确实曾经引起了哄动。在民族性相对浮躁的国家中,大家都把这件事作为茶余饭后的笑料,然而在那些严肃踏实的国家里,比如英国、美国和德国就不同,它们对这件事表现得十分重视。
在大城市之中,这怪物已然变得家喻户晓。咖啡馆里谈论它,报刊上讥嘲它,舞台上表演它。谣言正好得到机会,从这怪物开始生发出各种各样的奇闻。在某些发行量不多的小报上,出现了有关各种离奇的巨大生物的报道,从白鲸、北极海中令人生畏的“莫比?狄克”直到庞大的“克拉肯”——这种怪鱼能够用触须缠住一只载重500吨的船并把它拖进海底,这类报道——简直层出不穷。有些人甚至开始引经据典,或是翻出古代的传说如亚里士多德和蒲林尼的观点(他们认为这类怪物是存在的):或是追溯到彭土皮丹主教的挪威童话,保罗?埃纪德的记述,直到哈林顿的报告;这报告是确凿无疑的,其中提到在1857年,他本人在嘉斯第兰号上见到过一种大蛇,那种蛇过去只在那立宪号经过的海域中才能看见。
于是,学术团体和科学报刊中的人们分成了相信者和怀疑者两派,无休止地互相争论。“怪物问题”令人们心情激动。
自诩懂科学的新闻记者与一向认为自己多才的文人一旦打起来,在这次值得纪念的笔战中不知花费了多少墨水!甚至还有人流了几滴血,因为有人一度将针对大海蛇的笔锋转移到某些态度傲慢的家伙身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