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 第四章

刘璋与刘备之间终于在建安十七年(公元 212年)反目成仇。当时刘备借口孙权向自己求援而要求刘璋给自己增拨一万名士兵和大量的军需物资回援荆州,并表示汉中的张鲁乃是自守之贼,根本不足为虑。而此时终于对刘备入川之后的表现有所疑虑的刘璋只答应给予刘备兵员四千,其他的军需物资也只答应提供一半。眼看着自己的真实意图即将暴露在刘璋面前,刘备在部众面前故意表现得非常恼怒,表示自己为了帮助刘璋征讨强敌却遭受了如此不公正的待遇,试图利用部众的不满情绪为不久之后的益州争夺战凝聚人心。

不幸的是,刘备的这个回援荆州的谎言非但没有迷惑住刘璋,却让在刘璋身边潜伏的张松迷茫了。张松真的以为刘备即将撤出益州而回援荆州,情急之下,张松给刘备和法正分别写了一封密信,信中提到:“如果大事已经准备就绪,为什么又突然要离开益州?如果真的是这样,那

么之前所做的一切就前功尽弃了。”张松的这封密信最终被自己的哥哥

张肃截获。张肃在得知了张松与刘备之间的密谋之后,唯恐会连累自己,便向刘璋举报张松。而刘璋看到密信之后也终于恍然大悟,立即将张松斩首,同时向各关口要塞发布命令,禁止手下与刘备来往。如此一来,刘璋与刘备之间的关系彻底破裂,刘备立即率军进驻白水关并将守将杨怀、高沛杀死,与刘璋展开了为时两年的益州争夺战。

这场战争的爆发,无疑更加发挥了法正在刘备集团的独特作用。利用自己在益州生活多年,熟悉益州地理、人文等有利条件,法正在这场战争的一开始就积极为刘备献计献策、排忧解难。

益州战事爆发之后,在刘璋手下担任益州从事的郑度针对刘备孤军深入、兵力不足、后勤供应紧张的弱点向刘璋提出建议,认为应该将巴西及梓潼境内的百姓全部迁徙至内水、涪水以西地区,同时将巴西、梓潼仓库中的粮草、物资以及土地上的庄稼全部烧毁,采用坚壁清野的方式对付刘备。郑度同时建议刘璋对于刘备军队发动的进攻采用坚守不出的方式进行固守,这样一来刘备大军就会由于粮草的缺乏而面临绝境。按照郑度的估计,只要采取这些方法,刘备军队不出一百日就必将陷入困境。郑度的这个建议可谓切中了刘备的要害。当刘备听说了这个建议之后,感到非常忧虑,生怕刘璋会依计而行。这时候在一旁的法正却胸有成竹地表示:刘璋是绝对不会采用郑度的建议的,事实也正如法正所预料的那样。刘璋认为从来只有抵抗敌军的进攻来保护百姓的,还没有听说过要迁徙百姓来躲避敌军的进攻,因此对于郑度的建议弃之不用。从这件事情上既反映出刘璋的无能,同时也体现出身在益州多年的法正对于刘璋此人的深刻了解。

在否决了郑度的正确建议之后,刘璋派出了部将刘璝、冷苞、张任、邓贤在涪城与刘备军队决战,但随即被刘备击败,之后刘璋又派出李严率部增援绵竹,不料李严又率众归顺刘备,刘备的大军便开始围困成都的重要屏障——雒城。在雒城城下,刘备遭到了刘璋之子刘循的激烈抵抗,双方爆发激战。经过一年的战斗之后,雒城也落入了刘备的控制之中。

为了尽快实现战争的胜利,刘备于建安十九年(公元 214年)命令诸葛亮及张飞、赵云等人率兵从荆州进入益州夹击刘璋。同时,法正亲笔给刘璋写了一封劝降信,劝说刘璋尽快投降。在军事打击和心理战术的双重作用下,刘璋被迫于同年秋天出城投降,益州从此成为刘备的地盘。

刘备取得了益州的控制权之后,大封文武。法正居功至伟,被刘备授予蜀郡太守、扬武将军的职务。西晋史学家陈寿在《三国志·蜀书·庞统法正传》中这样写道:“(法正)外统都畿,内为谋主。”同时,法正还与诸葛亮、关羽、张飞一起被刘备赏赐了金五百斤、银千斤、锦万匹,这一切都足见法正在刘备集团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