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节 第七章

对于汉中和它的主人张鲁,诸葛亮并不陌生。早在刘备三顾茅庐的时候,诸葛亮就已经将汉中列为刘备鼎足三分到最后统一华夏的最为重要的基地之一。汉中是个四面环山的盆地。它北至关中要翻过横亘的秦岭;南至蜀中要翻过连绵的大巴山;东至湖北要穿越广袤的鄂豫山区;西至甘肃要越过那里的祁山。无论从关中到蜀中还是从蜀中到关中,汉中都是必经之路。它不但战略位置非常重要,同时也是益州的北大门,对于刘备集团的生存极为重要。就在刘备集团与刘璋展开最后决战的同时,建安十九年(公元 214年)曹操也挥军进攻汉中,张鲁的军队溃不成军。同年的十一月,张鲁就投降了。短短四个月时间,张鲁所盘踞的汉中就被曹操夺取。

曹操占据汉中之后,刘备迅速派遣黄权进攻依附曹操的汉中夷帅、巴东太守朴胡。同时,针对曹操手下将领张郃孤军深入,进入巴西地区掠夺人口的行动,刘备命令巴西太守张飞率领万余精锐应战。黄权的行动异常顺利,他攻破了杜濩、朴胡诸军,收复了三巴地区。而张飞面对张郃这支孤军,也采用了出奇制胜的策略,率领一万多精兵截击敌军,一下子把张郃军截成两段。张郃军首尾不得相救,被打得七零八落。张郃丢掉马匹,进入山中,与手下十多人走小路才得以逃生,然后收拾残部退回南郑。经过宕渠之战,曹军势力退回汉中,三巴地区复归刘备所

有。如此一来,曹操对于益州地区的巨大威胁得到了暂时的解除。曹操于同年年底率领大军返回了邺城,只留下夏侯渊、张郃、徐晃等人镇守汉中,一触即发的紧张局面终于得到了缓解。

建安二十二年(公元 217年),刘备的大军开始攻击阳平关,同时张飞、马超等人屯兵武都下辨。而曹军主帅夏侯渊则镇守阳平关,并派出大将张郃屯兵广石,同时派遣曹洪进攻下辨,这场战斗从一开始就陷入了胶着的状态之中。同年年底,刘备出兵汉中,直到次年三月仍然没有取得重大的进展,甚至出现三月间曹军大将曹休在下辨地区打败张飞、马超军队的意外情况,大将吴兰也因此阵亡。四月,曹军另外一员名将徐晃又在马鸣阁道打败了大将陈式,十余营的军队损失惨重。不久,双方又在阳平关一带展开激战。为了应付日益吃紧的汉中战事,刘备急命镇守成都的诸葛亮迅速从益州增派援军。为此,诸葛亮特意派人把蜀郡从事杨洪请来商量对策。

杨洪见到诸葛亮之后,立即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汉中是益州的咽喉,存亡的关键,如失去汉中,就没有蜀了,这是家门前的祸患,对发兵能有什么疑问?

杨洪的话,坚定了诸葛亮的信心。他火速将益州大部分的留守兵力及新征集到的青壮年新军一并组织起来立刻赶赴汉中前线。同时对于杨洪关键时刻的意见,诸葛亮也非常赏识,在派出援军的同时,诸葛亮还建议刘备任命杨洪担任蜀郡太守,代替目前正在汉中前线辅助刘备作战的原太守法正,以便加强对于蜀郡这块京畿重地的管理。杨洪受诸葛亮的任命担任蜀郡代理太守后,“众事皆办”,把各项事务都办理得井井有条,深得诸葛亮及蜀郡军民的称赞。杨洪上任不久,又向诸葛亮推荐了自己门下的书佐何祗,称他有才干。诸葛亮经过考察后报请刘备,何祗不久被升职为广汉太守。这几件事情之后,益州人士都很佩服诸葛亮,认为诸葛亮能够充分利用当时的人才。

建安二十二年(公元 217年)九月,曹操亲自来到长安指挥汉中之战,双方陷入胶着当中。到了第二年的正月,老将黄忠在定军山力斩曹军汉中主将夏侯渊,汉中之战的胜负天平已经向刘备集团倾斜。到了建安二十四年(公元 219年)五月,曹操率领所有进攻汉中的军队返回长安,汉中之战终于胜利了。

随后不久,刘备集团又将发展方向放在了东三郡地区。所谓东三郡,其实就是指西城、上庸、房陵三郡。这个地区原本是汉中郡的属县,在献帝时期才被升格为郡,该地区虽然道路崎岖,环境恶劣,但由于地处襄阳以西,是连接汉中至襄阳的重要通道,战略位置非常重要。控制了东三郡,就等于是打通了从汉中到襄阳这段的汉水。为了尽快攻占东三郡,刘备派出宜都太守孟达率军向东三郡发动进攻,后又将自己的义子刘封派往东三郡地区协助作战,力求一战成功。战事的进展异常顺利,短短几个月时间,刘封和孟达就占领了东三郡中的两郡。当地官员纷纷投降,申耽被刘备任命为上庸太守,申仪则为西城太守,东三郡也终于落入刘备之手。

至此,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所提出的“跨有荆益”的战略目标已经变成了现实。建安二十四年(公元 219年)七月,刘备在汉中自立为汉中王,终于实现了与曹操、孙权这两大集团鼎足三分的局面。

不过,就在如此大好的局面下,刘备集团的根据地——荆州却突然发生重大变故,关羽不但丢失了荆州,而且命丧孙权之手。刘备集团的实力在顷刻之间遭受重大打击,苦心经营多年的孙刘联盟也宣告破灭。突如其来的变故不但令整个刘备集团陷入一片慌乱之中,就连诸葛亮也始料未及:这一切来得实在是太快、太突然了!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