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第一章

  1958年末的情况令人沮丧。尽管迈克一脚已经迈出门外,但他的合同条款迫使他作为一个无用之人留在美国广播公司。广播电视网仍付他薪水,但约翰?达利确保他得不到其他的新闻任务。正如后来的《电视指南》报道中描述的那样:“不到两年时间,这位有着无畏精神的年轻人从荣耀之地跌至默默无闻的卑贱位置。”
  1958年7月,《纽约时报》发表了一篇报道,标题为《华莱士在电视界的前景存疑》。“迈克?华莱士作为电视记者的事业似乎正处在十字路口。”该专栏文章开篇道。接着引述说迈克“对未来毫无规划”——对于像迈克这种事业心强的人来说,这一陈述几乎不可理喻,然而,这或许是有一天差点吞噬他的抑郁症的最初迹象。
  华莱士的一些支持者中——如迈克在《深夜追击》中采访过的犀利 菲利普?威利——把迈克的失败看做是电视媒体表现出来的一个“根深蒂固的怯懦”症候。菲利普说,迈克是被“如此懦弱以至于任由自己毫不理智地避免冒犯任何人的风险的人”毁掉了。
  然而,迈克尽管被击倒,但无疑并未出局。跟即将降临到他身上的那些打击相比,这无足轻重。而迈克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拳击手,很快站了起来,重振旗鼓,展开进攻。这个新的回合与迈克的政治思想向右转向相一致,因为正是这时,他遇到了安?兰德的哲学。
  迈克雇用了新闻界的一位旧交——伊迪丝?埃夫隆——帮他撰写新闻专栏《迈克?华莱士发问》,每周在《纽约邮报》刊出。像当时的大部分纽约犹太知识分子一样,埃夫隆持自由主义政见。为了研究一个特定专栏,她碰巧采访了安?兰德——其《阿特拉斯耸耸肩》刚刚出版,宣扬“客观主义”哲学思想。兰德大胆地宣称,生活的道德目标是追求个人幸福和自身利益,唯一符合这一道德观念的社会体制就是绝对尊重体现在纯粹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中的个人权利。
  出乎意料的是,埃夫隆对与兰德的相遇印象深刻,且在读过其著作之后,发现自己从自由主义者慢慢变为自由意志主义者。为自己的新信条感到兴奋不已的埃夫隆试图将《阿特拉斯耸耸肩》推荐给同为华莱士的采访记者的艾尔?兰洛斯,让他大为震惊。
  “对我而言,(安?兰德)相当于反基督者,”兰洛斯回忆道,“我从没看过她的作品,因为知识分子不读安?兰德的书。她远低于我,不值一读。”
  但埃夫隆并未作罢。兰洛斯解释道:“ 伊迪丝逼我看这部小说,于是,我经历了一个类似的转变。就连我们的秘书丽塔?奎恩也加入了这一行列。现在,迈克发现自己被保守派、自由意志主义者和异教徒包围……他的全部属下!”
  在当时,这极不寻常。关于这一时期,兰洛斯写道:
  现在几乎无法想象那时的情形。除了出现了威廉?巴克利这个偶尔的例外(人们并未将他当真,而是把他看做奇特的怪人,且某种程度上,他确实是),你在广播或电视上听到的除了对福利体系、公共教育、政府对广播电视的控制、高税收以及中央集权包装的赞扬,并无其他。在广播电视网的新闻上背离这些,可能意味着找不到工作,或失去工作。
  没人必须问及他人政见。完全可以理所当然地认为所有人都是心地善良、灵魂美好的小自由主义者。正统的自由主义观念在美国就像正统穆斯林教义在沙特阿拉伯那样无处不在。
  特德?耶茨则是一个例外,他在政治上是保守派,但并非激进分子或改革者。特德有着异常敏感的社会触角,可以引导他通过任何微妙区域而不惹来麻烦或制造冲突。
  耶茨对自己的政治倾向缄口不言。至于迈克,直到这时,他都明言自己是传统的自由主义者。然而,他不由自主地受到环境影响。迈克最终采访了安?兰德,这是她第一次在电视上露面。但在未来十年中,迈克身上的保守主义倾向最终影响了他的总统选举投票记录。
  尽管都来自布鲁克莱恩镇,他仍对约翰?肯尼迪印象不佳(且持怀疑态度),从而在1960 年投票给理查德?尼克松,并在1964 年再次投票给他。
  伴随这一政治转向,他的个人生活也发生了转变——与其关系疏远的儿子,此时分别为15 岁和11 岁的彼得和克里斯和解。他们一直跟母亲诺尔玛?凯普汉一起住在芝加哥,很少见到父亲。
  彼得是一个聪明、敏感的年轻人,清楚地了解自己父亲的名望与不幸,但与这位基本上仍是神话般的迈克?华莱士缺乏真正的联系。当诺尔玛再婚,嫁给一位来自纽约、名叫比尔?伦纳德的男人时,机会来了。伦纳德后来成为迈克在电视新闻界地位上升的关键人物,在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为其铺平道路。(在未来的几十年中,作为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新闻部总裁的伦纳德将成为迈克的老板,并在某一天接到吉米?卡特从总统办公室打来的电话,恳求这家广播电视网扼杀《60分钟》关于在伊朗的秘密行动的令人尴尬的报道。)早在1957 年,当伦纳德追求诺尔玛时,他拥有迈克所梦想的工作: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广播与电视新闻工作者。实际上,他们两人的生平有一些惊人的相似之处。
  伦纳德比迈克小两岁,跟迈克一样,他大学毕业之后也在海军服役,然后进入无线电广播这个方兴未艾的世界,成为一个关于纽约市的杂志类节目的主持人。伦纳德比迈克更加谦逊平和,但没有他那么魅力超凡和坚持不懈,而诺尔玛?凯普汉对此表示欢迎,她需要一个更为稳定和可靠的伴侣。
  然而, 伦纳德遭受严重的健康问题的折磨。如他1987 年的回忆录所述:“1956年10月,在40岁时,我患了相当严重的心脏病。我在医院住了将近六个星期,无法继续我的广播或电视节目,这无疑持续了数月,并且,据我当时所知,可能永远如此。此时,我与第一任妻子已经分道扬镳,我一直住在曼哈顿,我的收入及健康状况都有点不太‘兴旺’。”
  但诺尔玛在比尔?伦纳德身上看到了某些令她坠入爱河的品质。他是一个善良、慷慨的男人,一个有责任感的父亲——第一段婚姻已经留给他六个儿子。
  比尔和诺尔玛在1957年5月结婚。伦纳德虚心地承认道:“我当时前景并不看好。我不仅健康欠佳,而且还要承担多年抚养六个幼子的责任。”这可是一大家子小孩。
  “婚礼之后,我们前往纽约歌珊附近的一栋从朋友处借来的湖畔别墅度蜜月,”伦纳德回忆道,“某种蜜月:凯皮、我和八个孩子——因为她的两个儿子彼得和克里斯也跟我们在一起,他们很快像我自己的孩子一样跟我很亲近。”
  确实,在华莱士的男孩们的生活中,伦纳德是其成长期中的一个稳定力量和良师益友。他还鼓励他们与生父发展亲情。在这方面,彼得拥有优势,因为在芝加哥的童年时期,他已经大得足以记得迈克。然而,对于克里斯而言,迈克实际上仍是一个陌生人。跟比尔?伦纳德一样,彼得说服弟弟尝试向他们的父亲伸出手来。由于都住在纽约,迈克能够花更多的时间跟儿子们相处。
  开始时,克里斯和迈克之间相处尴尬。迈克发现自己与彼得拥有更多共同之处,他是一个有志于新闻业的天才 。作为一个优秀的学生,彼得1959年被耶鲁大学录取。但当儿子们开始茁壮成长时,迈克自己的前景似乎变得暗淡。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