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

电视剧《奋斗》——脱轨了的人生,奔三的八零后

时间:2012-03-28 14:29来源:中国文学论坛 作者:张小生 点击:
  奔三的八零后们是一个尴尬的群体。虽然觉得不再年轻,但在事业上却毫无成就。在他们之中,很多人不敢面对现实,把自己定格于糜烂堕落的学生时代,觉得自己完全还可以回到那个没有责任没有追求的空间里去。那些所谓的凌云壮志,不过是他们无聊时的谈资而已

  《奋斗》中有一个镜头:一群人左手持啤酒瓶,右手拿台球杆,狂呼“青春万岁”。看电视上的意思,好像是说年轻永远属于80后。看来,石康错了。他不懂80后的心,只会用纸笔、镜头做一些不切实际的意淫和幻想。如今的80后,绝大部分人都失去了狂热的激情,如同怨妇一样,坐在那里自怨自艾,哀叹上帝收回了他们的年少轻狂和花样年华,羡慕那些可以肆无忌惮地大笑不用担心脸上长皱纹的九零后们。


  奔三的八零后们,没有几个人再底气十足信誓旦旦地说“我们还年轻”了。也没有心情去谈论人生价值、人生理想之类的话题。他们每天都在哀叹之中度过:哀叹着韶华易逝,青春不再;哀叹着物价飞涨,生活艰难;哀叹着生不逢时,社会不公;哀叹着朝九晚五,心为形役。哀叹过后,又开始漫长的怀旧,他们对童年的回忆也夹杂着说不出的酸楚情节,在他们的心里,好像觉得整个世界欠着他们太多。


  逐渐步入社会的八零后们感觉自己在老去,尽管他们中的绝大部分只有二十多岁。老了就老了吧,可是他们却没有一个老人应有的成熟和稳健,面对生活现状,有着太多的慌乱,太多的无助,太多的抱怨,言行举止中也有着太多的幼稚和荒唐。三十岁的人,应该存在一份责任和担当,可是,他们之中还有不少的人在“啃老”。那种“三十而立”的传统价值观念,在他们的身上找不到丝毫的影子。


  八零后是崇尚自我的一代。脑子里充斥着“我的地盘我做主”的思想。按说这是自我意识的表现,属于社会的进步。可惜,他们的自我,只不过是自私的另一种说法罢了。为了所谓“车子房子”的追求,男人们不惜去榨干父辈们的最后一滴血,女人们恬不知耻地选择去做有钱人的二奶。对他们讲安贫乐道,不过是对牛弹琴。几千年的文化和价值观念,完全被他们的“自我意识”粉碎了。


  奔三的八零后们是一个尴尬的群体。虽然觉得不再年轻,但在事业上却毫无成就。在他们之中,很多人不敢面对现实,把自己定格于糜烂堕落的学生时代,觉得自己完全还可以回到那个没有责任没有追求的空间里去。那些所谓的凌云壮志,不过是他们无聊时的谈资而已。到了真正为梦想奋斗的时候,他们却选择了退却。为了生计而奔波在陌生城市的街头,是多么正常的生活现象,而他们却把这些所谓的“痛苦”进行了无限的放大。


  在奥巴马和中国青年对话之后,凤凰卫视评论员在博客中说道这次奥巴马的上海演讲规模要大得多,五百名听众,当中有三百多名学生。但说实话,互动的过程并没有出现火花。镜头里面的那些年轻听众完全没有了年轻人应该有的活跃和好奇心。这让我想起了25年前的复旦相晖堂(美国前总统里根曾在这里演讲),如果大家有机会看到照片,那个时候的大学生虽然很土,但是充满了活力。忍不住把这些坐在科技馆内的年轻人和20多年前的那些曾经的年轻人进行比较,大家都会发现,青出于蓝有时候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


  八零后的祖辈在动乱之中迎接了三十岁的到来,饱经沧桑,洞明世事,成熟坚韧。八零后的父辈们三十岁的时候,意气风发,精力充沛,商海弄潮。而八零后的三十岁,却是未老先衰、精神不振、没有追求,让人忧心忡忡。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海上的风笛声:凯尔特人的爱尔兰

作者:阚天下

本书讲述了爱尔兰的发展历程,特别是历史上爱尔兰和英国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当时政治、宗教、社会和自然科学等状况,…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胆量

    前面离传说中出现丢石头鬼的地方只有不到十米了,后面脚步也离自己不到十米。前后都难...

  • 日记一则

    近期,我在翻书柜时,一不留神看到了在军队时期曾经发表在各类报刊杂志上的文章剪贴。...

  • 心中的那片绿

    搬入高楼林立的小区已经有好几年了,但我的心却始终牵挂着故居那两间平房,不为别的,...

  • 谭老师

    我总是想起我小学的数学老师谭老师。 那时候谭老师四十多岁,留着板寸头,下颌蓄着黑...

  • 这是我的错(三分之一则日记)

    写日记这个“毛...

  • 人就这么一辈子

    用自己的认知去评论一件事,事事都不完美;用自己的心胸去度人,人人都有不足;用自己...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