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钱的姻缘
时间:2010-08-29 01:43来源:故事中国网 作者:王磊 点击:
次
那一年我十五岁。一天,母亲对我说:孩子,家里没盐吃了,妈妈手里一分钱也没有,用你的一块钱去买几斤盐吧! 父亲去世后,我家的日子陷入了困境,母亲一个人拉扯着我们兄妹三人,一年的口粮仅够吃几个月。为了减轻家庭的沉重负担,闲暇的时候,我就到附近的
那一年我十五岁。一天,母亲对我说:“孩子,家里没盐吃了,妈妈手里一分钱也没有,用你的一块钱去买几斤盐吧!”
父亲去世后,我家的日子陷入了困境,母亲一个人拉扯着我们兄妹三人,一年的口粮仅够吃几个月。为了减轻家庭的沉重负担,闲暇的时候,我就到附近的铁路上捡些破烂去卖,或者夏天我到树上捡蝉蜕去换钱。母亲心疼我,不到万不得已,从不轻易用我的钱。我心里明白:今天,她向我要钱,实属无奈之举。
那时,我虽然小,可已懂事。听了母亲的话,我默默地从炕席底下拿出一块钱。这是一张崭新的纸币,是我用半口袋蝉蜕换来的,这一块钱在当时能买二斤肉哩!这张新币,凝结着我一个夏天的劳动。我把它贴在鼻子下面,恋恋不舍地闻着它散发出来的纸香。联想到从此以后,它将在别人的手里传来传去,不久就公变得污秽不堪,我从心眼里舍不得花它。这块钱要是落到一位细心而又干净的人手里该多好啊!想到这里,我忽然心血来潮:何不在上面写几个字,一来可以叫别人爱惜它,二来也算给自己挣来的这一块钱留个纪念。于是,我拿来铅笔,仔仔细细地在上面写了一首打油诗:
辛苦一夏挣此钱,
花它只为家无盐。
他日你若拥有它,
敬请细心来保管。
为了表示我不是在开玩笑,我还在这首诗的末尾,写上了我的地址,并且还模仿电影《渡江侦察记》中一句台词“长江,长江,我是黄河”,署上了我的名字“长江”。
这块钱花出去不久,我就把这事给忘了。两个月后,我们正在学校里做游戏,邮递员来了。我们便一窝蜂一般,把邮弟员围了直来。忽然,一位小伙伴大声叫喊起来:“呀,谁叫长江,咱村有叫这名的吗?”
大家谁也弄不清这位“长江”是谁,连我自己也蒙了。正当大家想把信退回去时,我才恍然大悟,猛然想起了那一块钱的事,于是急忙喊起来:“是我的,是我的!”
小伙伴们都瞪大眼睛看着我:“你什么时候改的名,大家怎么不知道?”
于是,我便把那一块钱的故事讲出来。大家听了,都觉得新鲜,叫我赶快拆开信。我轻轻地拆开信,只见里面也有一首打油诗:
小小纸币寄深情,
手捧此物泪盈盈。
愿它化作连心桥,
人生路上同步行。
有意思的是,这位陌生的朋友们在信的末尾,署名“黄河”,正好与我那封信的“长江”相对应。我想,这位朋友一定也是一位电影迷,不然的话,他怎么对“长江,长江,我是黄河”这句台词记得如此清楚呢?出于礼貌,我又给这位朋友回了一封信,署名仍是“长江”。不久,“黄河”也给我回了信,信中简单地谈了他的学习。从此,我们每月都互通几封信,但是,彼此之间好像形成了一种默契,谁也没有问过对方的真实姓名、性别和年龄,我们只谈学习,谈爱好,谈理想。渐渐地,写信成了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只要有段时间不见黄河的信,我便像掉了魂儿似的。黄河在来信中说,他也有这种感觉。可是后来,黄河的信越来越少,也越来越短。我不知道这究竟是为了什么,就写信问黄河。黄河在来信中说,他的父母希望他把全部精力用到学习上,不叫他与我这个乡下穷孩子交往。我不愿意让黄河为难,就写信告诉他我们先暂时中断通信,等将来考上大学,再继续联系。
第二年冬天,我们一家搬到东北去了。四年后,我坐在大学明亮的教室里,想起了当年与黄河的约定,于是便给他去了一封信,把我金榜题名的好消息告诉他。可是,不久信就被退回来了,信上贴有一张字条,上面写着:此人现已搬迁。我手捧退信,心里顿时感到怅然若失。一连好几天,我都无精打采的。
一天下午,我和其他几个同学留下来打扫教室卫生。由于粗心,我手里的笤帚柄挂住了一位同学的书包带,书包连同抽屉的课本、书籍等物品,一股脑地全部掉在地上。我急忙蹲下身子收拾这些散落在地上的东西。从一本红色日记本里掉出来一封信,就在我将信重新夹入日记本时,信封上的名字一下把我弄懵了。“黄河!”这不是我的字迹吗?难道这位同学就是我苦苦寻找的“黄河”?我激动得浑身的热血几乎要凝固了,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此时,我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缘分!
由于刚开学不久,同学们彼此之间还没熟悉,所以,我一时说不上这坐位上的同学究竟是谁。于是吃过晚饭,我早早地来到教室。等待“黄河”来上自习。此时,我的心激动得“怦怦”直跳,没想到这种只有在电影中才会出现的浪漫事情,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预备铃响了,同学们陆续走进教室。我目不转睛地盯着那个特殊的座位,看看究竟谁往那里坐。此时的我,简直要陶醉了,等一会儿,我俩相见时那相互拥抱的情景,不知会让全班多少同学感动得热泪盈眶!就在我寻思如何向“黄河”说第一句话时,一位穿粉红色连衣裙的女孩坐到了“黄河”的座位上,从抽屉里拿出课本和笔,静静地看起书来。她叫杜鹃,因特别漂亮,班上几乎所有的男生在开学第一天,就都记住了她的名字。
这下我可真地不知所措了,刚才自己设计的动人计划全打乱了。尽管事情来的有些突然,但我还是很快平静下来。我鼓足勇气,走到她的桌前,将当年她写给我的第一封信中那首打油诗,轻轻地吟诵了一遍。她听了,眼晴瞪得大大的,一边站起来,一边吟诵:
辛苦一夏挣此钱,
花它只为家无盐。
他日你若拥有它,
敬请细心来保管。
她刚吟诵完毕,我就迫不及待地脱口而出:“黄河!”她也随之叫道:“长江!”然后,便满含热泪地扑进我怀里:“你叫我找得好苦哇!”
同学们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场面惊呆了,一个个张大嘴巴看着我们俩,说什么也要叫我俩把事情的原委讲一讲。于是,杜鹃从日记本里拿出当年那一元钱,从头到尾地讲起来……
现在,杜鹃已做了我的妻子。我们俩至今仍精心保存着那一元钱,因为没有它,就没有我俩的特殊姻缘。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