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价格大战中绝对不会有真正的活雷锋
时间:2012-08-16 21:31来源: 作者:傩送 点击:
次
我认为无论是消费者还是监管者,都没有必要对这场“史上最惨烈”的电商价格战谈虎色变,恰恰相反,这场“血拼”是检验中国电子商务市场的一块难得的试金石,只有在激烈的竞争中,电商企业的管理水平、服务质量、诚信度、竞争力才能真正得以体现。所以,喜欢网
昨日网上最火爆的新闻,除了警察围捕击毙悍匪周克华的枪战,当数京东商城针对国美、苏宁发起的电子商务大战。随着苏宁电器高呼“不赚钱也要堵截京东”,一场号称“中国电商史上规模最大、最惨烈、最全面的价格战”正式开打。而后当当、易讯等电商企业纷纷加入战团,电商江湖一片硝烟弥漫。
这一回,消费者真正见识了什么叫“商场如战场”,什么叫商场上的刺刀见红。各大电商巨头先后放出狠话——京东商城CEO刘强东宣称京东大家电三年内零毛利,所有大家电保证比苏宁、国美连锁店便宜至少10%以上;苏宁易购则放言包括家电在内的所有产品价格低于京东,否则将给予消费者双倍差价赔付;国美亦表示,国美电器网上商城全线商品价格将比京东商城低5%;京东再度强硬回应:苏宁敢卖1元,京东就卖0元!
对于这场电商价格大战,坊间舆论持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一则以喜——激烈的市场竞争有助于商品价格下降,所谓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最终受益的必定是消费者,因此,不妨让电商大战来得更猛烈些吧!一则以忧——这种不惜血本的价格战无疑是恶性竞争,如果任由其发展下去,整个行业将不可避免地受到重创,最终为这场战争中累累白骨埋单的还是消费者,用经济学家马光远先生的话说,“中国电器将告别廉价时代”。
作为电子商务时代的普通老百姓,更多的人不会去关心这些电商巨头彼此之间有什么恩怨情仇,也不会太在意这场惨烈商战到最后鹿死谁手,唯一关心的是,我们将是这场电商“血拼”中的得利渔翁,还是被殃及的池鱼?从目前的情形看,我认为下结论还为时过早。
几家电商巨头的举动的确很疯狂,大有不将竞争对手置于死地绝不罢休的势头,但要说有多“恶性”,眼下还不能断言。市场上的低价竞争从来就不是洪水猛兽,尽管《反不正当竞争法》中,有“经营者不得以排挤对手为目的,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的规定,但目前并没有确凿证据可以证明几家电商巨头是在亏本火并,所谓“零毛利”只是表象。已有业内人士指出,电商的利润不仅仅体现在差价上,还有不为一般消费者所知的厂家年终返点;至于“你卖1元我就白送”这种事情绝对不可能大面积发生,顶多是促销手段,也就是传说中的“秒杀”而已。
真正需要警惕的,也是很多人所担心的,是这场“血拼”有没有可能导致“一将功成万骨枯”,即拼到最后电商市场形成一家独大,到那时候处于绝对垄断地位的某个电商寡头就会在商品价格上拥有至高无上的话语权,消费者则沦为其砧板上的鱼肉,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从这场价格战的态势看,无可否认,各方参战者都有扩充地盘的意愿,但要说谁就能够一口吃掉对方还不至于。这些电商巨头的背后皆有雄厚资本支撑,皆是有备而来,底气充足,眼下而言呈现出群雄逐鹿之势,没有谁可以赶尽杀绝、一统江湖。应该说,至少在开战初期,局面尚且可控,并未脱离良性竞争的轨道,这是市场和消费者所乐见的。
市场经济的法则是,有竞争总是好的,哪怕是惨烈的、疯狂的竞争,只要没有突破法律底线,也比没有竞争好。已有相关监管部门表示目前不会对“京苏大战”采取什么行动和措施,且认为价格战对老百姓有利,我认为这种姿态是审慎和理智的,也是市场监管日益成熟的表现。此时监管层面能做的就是静观其变,切不可随意伸出“政府之手”。当然,对于这场价格战中有可能出现的欺骗消费者的行为,比如言而无信、以次充好等,有关部门倒是需要加强防范。
因此,我认为无论是消费者还是监管者,都没有必要对这场“史上最惨烈”的电商价格战谈虎色变,恰恰相反,这场“血拼”是检验中国电子商务市场的一块难得的试金石,只有在激烈的竞争中,电商企业的管理水平、服务质量、诚信度、竞争力才能真正得以体现。所以,喜欢网购的朋友不妨搬一把椅子,坐在电脑前轻点鼠标,这是货比三家的好机会。当然,钱袋子还是要捂紧的,永远要记住,商战中不会有真正的活雷锋。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