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第三章

潘振承将茶碗搁在桌上,起身踱到门口,望着白练似的急雨,喃喃地说道:“刚才还看见日头,转眼就变天了?”

日月轮转,乾坤巨变。潘振承固然慧眼识珠,但他大概也没想到,伍国莹日后的造化竟不在自己之下,其儿子更是取代潘家成为十三行总商、世界首富。

这一转折,是伍国莹人生中最关键的一步。从这一天起,伍国莹不再做杂事,而是开始跟着账房先生学习账务管理。

潘振承的同文行创办于1742年,与很多外商有贸易往来。因潘振承一贯坚守诚信,对质量不过关的商品一律无条件退赔,因此同文行信誉颇佳。潘振承商名“启官”,在外商眼中,潘启官是“最可信赖的商人”。

有良好的信誉保证,外商常常预付定金,预付款动辄数十万两白银,这么大的买卖,潘振承自然需要一位诚实可靠的账房先生。潘家原来的账房先生,已经用了多年,虽然可靠,但已逐渐老迈,潘振承常常担心,万一老先生哪天眼花,看错一个数字,就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为此,他才让老实厚道又聪明细心的伍国莹和账房先生一起管账,一来可以减少纰漏,二来熟悉相关流程,以便将来取而代之。

古代的账房先生职责较大,资金的流通、进账、出账、统计等所有与银钱相关的事情都要负责,这对伍国莹是很好的历练。

伍国莹对学宫教授的内容不上心,对商业知识却十分感兴趣,聪明好学。老账房先生也乐于教他,常对潘振承说,难得有这么踏实稳重的孩子。才几年时间,伍国莹便成熟起来。

从伍国莹管账的第一天起,老账房先生就明白潘振承的用意,如今,伍国莹已经能够独当一面,他知道自己是时候离开潘家了。与潘振承交接完后,老账房先生将所有账目连同一串钥匙交给伍国莹。自此,年纪轻轻的伍国莹便成为广州最大的外贸公司的账房先生。

出入同文行的,大多是长衫豪客,洋商巨贾。伍国莹长期在潘家做账房先生,积累了广泛的人脉资源,外商对伍国莹评价很高。一位名为亨特的美国商人盛赞伍国莹“很机智,计算迅速准确,行号办事敏捷,打包整齐,手法灵巧”。在同文行的数十年间里,伍国莹的经验、阅历不断丰富,为其日后发迹打下坚实基础。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