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5节 李源潮代序:在农村广阔天地砥砺品质增长才干*
-
大学生村官工作是中央从党和国家长远发展需要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从2008年起到2011年底,全国累计选聘30万名大学生到村任职,目前在岗21.2万名,覆盖全国1/3的行政村。大学生村官发挥观念新、知识多、思路宽、信息灵的优势,为农民提供信息、技术、政策、法律等多方面服务,带头并带领农民创业致富,受到了基层干部群众普遍欢迎和社会各方广泛称赞。“大学生村官”已成为当代中国社会的一个响亮品牌,“实践出真知、基层出人才”。从大学生村官的事迹中,我们看到了一种理想追求,看到了一番奋斗经验,也感受到了一片自豪之情。大学生村官充满自信,充满对自己所在的地方以及对自己人生的把握,体现出年轻人奋发向上、充满期望,既顶天立地又脚踏实地的精神状态,而这种精神状态正是现在的青年人所特别需要的。
大学生去当村官,需要深刻地认识大学生当村官的意义。首先,大学生当村官是我们党具有长远战略意义的重大决策。这项决策是胡锦涛总书记亲自批准的,是为了给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骨干力量,为了给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培养战略接班人。大学生在基层当村官肯定会遇到很多困难和人生考验,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会充满信心、充满力量,自觉按党的要求去努力奋斗、克服困难、经受锻炼、成长成才。其次,当村官是有志向、有抱负的大学生追求理想的一种人生选择。到农村去,反映了大学生村官对人生价值的一种追求,即追求高尚的理想,追求对社会的责任,追求国家和民族的进步。有这样的高尚追求,大学生当村官就一定有前途。其三,大学生村官制度是培养锻炼青年人才的一种重要安排。农村是一所社会大学,青年人在这里可以建立与基层群众的深厚感情,可以得到艰苦奋斗的锻炼,可以积累社会实践的经验。有了这番经历,将来不管从政、创业还是继续做学问,都会大受其益。其四,大学生到农村去奋斗成才的天地很广阔。年轻人成才既要有大学的知识基础,还要有实践的经验基础。这两只脚都扎实,才能站得稳。如果只有大学毕业这一只脚,另一只脚悬着不到实践中去,就站不稳,更走不远。光凭大学里学到的书本知识,还不能很好地认识自己、认识群众、认识社会,当过几年村官,吃过一些苦,干成过一些事,就能更好地认识自己、认识农民、认识社会,为今后的人生之路打下坚实基础。基层实践经历是人生成长的基石。不能把当村官作为“跳板”,把当村官看作跳板的人,只能看到自己的下一个位置;把当村官看成人生基石的人,才能看到自己的一生。
前进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肯定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和考验。大学生村官要健康成长,一要保持对高尚理想的追求。许多大学生当村官,追求的是比普通大学生更高的人生价值,就是要对社会有更大贡献。有理想才会有力量,有高远追求的人生才会精彩。年轻人相对来说总是富有理想,但光有理想是不够的,只有执着追求理想的人才能获得成功。希望大学生村官保持这种热情,保持对高尚人生和崇高理想的追求。二要增进与人民的感情。我们党对下一代干部、对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最大的忧虑是担心他们与人民没有深刻接触,与人民缺乏深厚感情。党的根本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对人民有感情的干部才能真正为人民干事。只有真情为人民服务,才能让人民满意。当干部一定要尊重人民、了解人民、热爱人民。村里的事情无论大小都关系村民的切身利益,当村官就要一心为村民的利益着想,多为大家办实事、办好事,赢得群众信任,建立深厚感情。三要坚守艰苦奋斗的精神。“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人不吃苦不成才,年轻人追求享乐肯定没有前途。不论什么时候、在什么位置上,都要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只有不怕吃苦、甘于奉献的人,才能作出较大的贡献。四要学习先进的知识和经验。学习是进步的阶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大学生读大学时都有学习的习惯,但不要做了村官就扔了这个习惯。要坚持学习书本知识、实践知识、经验知识,工作中的总结思考也是重要的知识。大学生村官带着学习的心态、研究的头脑,工作的收获就会更大,成长的步伐就会更快。五要保持谦虚谨慎的作风。年轻人当了官、做了先进,就有可能犯看不起别人、管不住自己的毛病。大学生村官二十几岁就做了村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要管上千号人,挺了不起,但要注意保持清醒头脑,保持谦虚谨慎。实际上,大学生村官在基层待的时间还比较短,复杂问题和尖锐矛盾还没碰到多少,所作贡献比村里老书记、老党员差得还很多。要经得起成绩和进步的考验,防止看不起别人、管不住自己,否则就会摔跟头。
选聘大学生当村官是中央的决策。中组部等6部门出台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村官工作的《意见》,就是为了推动这项工作更好地开展。希望大学生村官在各自的岗位上知大局、想长远、干实事。希望20年之后,在几十万大学生村官中间,能出一批书记、市长、局长甚至是部长等党政领导干部,出一批养鸡大王、钢铁大王、医药大王这样的企业家,出一批像吴仁宝那样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等农村现代化带头人,出一批劳动模范或先进工作者。当然,还有许多大学生村官可能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经历和值得骄傲的成绩,但是他们有文化、有社会经验,因为吃过苦有和谐心态,他们成了有平和向上生活态度和积极生活追求的普通劳动者,他们同样是共和国建设需要的人才。
(*注:本文系李源潮同志2012年9月13日在大学生村官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的部分内容。)
-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