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节 第二章
-
周恩来又先后两次来到大庆视察。总理关心油田工人,油田工人也没有辜负总理的热切期望,当年两个钻井队就双双登上10万米高峰
经过两年的艰苦奋战,到1963年,大庆油田的原油产量达到了430多万吨,使我国的石油基本上实现了自给,创造了世界石油史上的奇迹。
大庆成了全国人民以至世界人民的心灵中的一面旗帜。
就在这一年,周恩来第二次来到了大庆油田视察。
这一次,周恩来是和陈毅一起,陪同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委员长崔庸健来大庆参观的。
6月19日上午,周恩来从哈尔滨坐火车前往大庆。为了节省时间,周恩来指示说,大庆的工作汇报就在火车上进行,下车后就去参观。
下了火车后,周恩来与朝鲜外宾改乘汽车直奔油田的1203钻井队井场。
“李清明同志,你好啊!”周恩来一眼就认出了一年前见过的工人小李,快步上前,握住小李的手。
“总理好!”小李与在场的工人都非常激动,为周总理惊人的记忆力而惊奇。
周恩来又登上高高的钻台,把手伸给每一个当班的工人。
值班的柴油机司机急忙找东西擦满是油污的手,周恩来已经把手伸过来握住了他的手,说:“用不着擦嘛,你们很辛苦,整天和油、泥打交道,这是你们的光荣啊!”
“你老家在哪里?”周恩来又握住一位年轻工人的手,问。
“我是湖南人。”
“好啊,是主席的老乡。湖南人都吃大米,在东北要吃粗粮,能习惯吗?”
“总理,粗粮细粮我都吃,只要为国家多产油,吃什么都行。”
“好,不愧为毛主席家乡的人!”周恩来带头为这位小伙子鼓掌。
接着,周恩来等又来到大庆最大的油库——西油库。他环顾四周林立的油罐群,还有那像长长的油龙似的装油栈桥,语重心长地对保卫科副科长刘怀全说:“这个地方大意不得,一定要搞好安全生产。”
“走,上装油栈桥看一看。”周恩来挥了挥手。
“总理,栈桥太高,您就别上去了。”陪同人员劝说。
周恩来没吭声,顺着扶梯就往上登,把4米多高的装油栈桥踩在了自己的脚底下,兴致勃勃地看着值班工人把油装进油罐。
虽然是装油栈桥,但栈桥上干干净净,没有落下一点油污。周恩来满意地点了点头,问值班的工人:“冬天和下雨天怎么办?”
“坏天气和好天气一个样,照样坚守岗位,一丝不苟。”工人回答说。
这是大庆工人在执行规章制度方面创建的著名的“四个一样”:夜班和白班执行制度一个样,坏天气和好天气执行制度一个样,领导不在场和领导在场执行制度一个样,没人检查和有人检查一个样。
周恩来赞叹地说:“这是你们大庆人自己创造的严细作风,‘四个一样’好,我要向全国宣传。”
康世恩回忆说:“总理所到之处,与工人们都像久别重逢的老朋友一样亲切交谈,详细地询问他们生产、生活方面的情况。尤其是职工的生活,总理问得最多最细。”
在中三转油站,周恩来问采油指挥部的会计李英:“家里有几个小孩?”
“两个。”
“还准备要吗?”
“不要了,我爱人已经做了绝育手术。”
“好,计划生育好,你们俩是模范夫妇。”一向主张计划生育的周恩来显得非常高兴,“你爱人呢?我们一起来合个影。”
于是,李英一家与共和国总理留下了难忘的一张合影。
在另外一个场合,周恩来问女医生杨洪文:“多大了?成家了没有?”
“24岁,还没有结婚。”杨洪文红着脸,多少有点不好意思。
“没什么害羞的,晚婚晚育嘛,这是我们应当提倡的。”说着,周恩来指了指一旁的陈毅,诙谐地说,“咱们的陈毅元帅40岁才结婚,是晚婚的模范。”
陈毅哈哈大笑,地道的四川口音脱口而出:“你要向我学习哟!”
“我一定向您学习。”杨洪文说。
“不,不,不。”周恩来笑着摆了摆手,说,“降低条件,不一定要等到40岁才结婚,30岁就行了。”
周恩来对大庆人的感情是非常深厚的。在许多场合,他都积极宣传大庆的精神。在他的影响下,一大批文艺工作者都陆续来到大庆,创作了反映大庆人精神风貌的文艺作品。在一次反映大庆生活的演出中,周恩来亲自登上舞台,打着拍子,指挥全场观众高唱《大庆家属闹革命》的歌曲。
在1964年的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周恩来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还专门写了一大段关于大庆的文字,对大庆的工作和成绩进行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这样肯定和评价一个企业,在新中国的历史上还是少见的。
1966年春天,周恩来第三次来到大庆。5月3日中午12点半,他乘坐的直升机降落在绿草如茵的临时停机场上。周恩来挥动双臂,向前来迎接的油田的领导同志徐今强、宋振明、陈烈民等致意。
这次周恩来来大庆,住在一间简陋的办公室里,吃的是高粱米芸豆饭,玉米渣子粥和大庆自产的萝卜、土豆、白菜加粉条做的大盆烩菜。因为他有言在先:顿顿要有粗粮,餐餐不上酒,菜要吃大庆自产的。
午饭后,周恩来执意不休息,和大家一起坐上国产大轿车,看了南二区6排32井。对全部油井生产旺盛,保持自喷,表示满意。
当他到1202、1205钻井队时,对这两个队力争打井5万米,给予热情鼓励,说:“他们两个队,如果每个队打井上5万米,国务院要鼓励他们。”随后他又登上正在打井的钻台,看了钻井大队长铁人王进喜同志亲自做的操作表演。
总理关心钻井工人,钻井工人也没有辜负总理的热切期望,到年底,1202和1205钻井队双双登上10万米高峰。铁人王进喜带队进京,向总理报了喜,并应邀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了国庆观礼。
-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