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6节 现在起,我们已经晚了一大步

如今,随着世界各国不同文化的交流和发展,针对儿童的财商教育在中国也成了一个热门话题,很多父母也渐渐意识到从小培养孩子的财商是非常有必要的。然而,产生这种念头的父母虽然不在少数,但是大多还仅限于认知程度的改变,而真正做出实际行动,对孩子开展财商教育的却非常少见。尤其是当孩子处于10~18岁的青少年阶段时,父母都普遍认为,学好文化课才是当务之急,至于财商教育可以等以后再说。因此,无论是在家庭教育中,还是在兴趣培训班,我们很难看到关于财商教育的内容。

然而,对于中国的青少年而言,财商教育真的是没有必要的或者只能等成年以后才应该接触吗?我们不妨听听美国国家经济教育委员会(NCEE)主席杜维尔所说的一番话。2003年,杜维尔曾做过一项关于美国公立学校个人理财教育状况的调查,他在调查报告中这样写道:“一个国家想要培养出有责任的公民、有见地的消费者、卓有成效的劳动者、优秀的投资理财者、全球经济的有力参与者,进行理财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实际上,在过去的一二十年,美国、英国、法国等发达国家已经非常注重孩子的财商教育,甚至将培养孩子了解和驾驭财富的能力作为一门必修课,并且发展起了系统的知识构架和学习体系。下面,我们不妨看看这些国家是怎么培养孩子的财商的。

美国

美国是全世界最早开展青少年财商教育的国家之一,这种理念最初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保险业,如今已经经历了将近一个世纪的变迁。从1957年开始,在中学开设理财教育课程的政策已经在美国的绝大多数地区实施。而随着这一政策的普遍推广,又经历了多年的实践论证,有多项实证性研究报告证明,在中学时期开展经济和理财课程对孩子成年以后的理财和储蓄行为都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对于他们的财产积累也起着渐次性的至关重要的积极的影响。

到了20世纪90年代,理财教育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会性行为,为此提供服务的不仅仅是学校,还有大量的金融机构和社会组织。他们都在通过各自不同的方式,为青少年的理财教育提供服务。比如,美国丹佛有一家青少年储蓄银行,专门为9~22岁的孩子、青少年提供银行服务,并且对他们任何微小的理财服务都会严肃且认真地对待。再比如,有一家成立于1997年名叫“跳跃开始联盟”(Jumpstart Coalition)的非营利性组织,该组织的任务之一便是为青少年提供理财技能方面的培训。

当然,美国对于青少年理财教育的重视和培训,不仅体现在教育界、社会机构等的大力支持,更体现在美国家长对孩子财商培养的重视。从孩子3岁开始,美国的父母就会教孩子认识金钱,给予孩子一定的零花钱,甚至还会为孩子开银行账户。而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关于理财、投资、商业运营等方面的学习也会由家长源源不断地传达给孩子。他们注重实践,认为只有让孩子通过自己的一点点的亲身实践去了解金钱、获得金钱之后,才能真正懂得财富的价值,并且学会储蓄、投资和消费。在美国,每年大约有300万中小学生加入打工的阵营,因为父母会告诉他们:“要花钱,自己去挣!”

英国

相对于美国而言,英国关于青少年的理财教育起步稍晚,但是发展很迅速。1998年,一个对英国青少年财商教育影响至深的项目开始实施,同时也代表着英国财商教育翻开了重要的第一页。该项目为苏格兰学校理财教育项目,由苏格兰课程咨询委员会发起,苏格兰皇家银行赞助,以帮助孩子们建立理财观念为己任,通过开设趣味横生的跨学科理财教育活动,帮助5~18岁的学生培养财商。比如,在“工艺和设计”课程中,老师为了培养孩子的理财能力,会引导孩子了解不同材料的价格;在“家庭经济”课程中,老师为了增加孩子对价钱本质的理解,会组织孩子进行模拟购物,并且以信用卡、储蓄卡、现金、支票等不同方式进行支付和结算。

2005年,另一项引人注目的举措又在英国出台—英国教育当局将有关个人理财的两门课程正式编入了中小学教材中。这些课程旨在教学生怎么存钱和消费,如何实现财富管理。从2006年9月开始,这些课程已经在全国实行推广。

在英国教育界不遗余力的支持下,英国的父母也没有落后,他们对孩子的财商教育方法与美国大体一致。比如,支持孩子利用课余时间打工。在英国,虽然公民家庭经济情况普遍较好,但是每年仍然有50万孩子去做报童,打工赚取零花钱。比如,在英国约克郡,有一对分别只有14岁和12岁的兄弟,独自创办了一家“洗车公司”,通过认真的服务态度和低廉的收费赢得了不少客户。

日本

在日本,孩子的理财教育主要通过家庭教育来实现。父母认为孩子应该自己管理自己的零花钱,而且要做到独立自主,不能随便伸手要钱。这一理念在一句教育名言中也得到了深刻体现:“只有空气和阳光是大自然无偿赐予我们的,除此之外,任何东西都要通过自己的劳动来获取。”

日本家长也会从小鼓励孩子到外面打工赚零花钱,只要有课余时间,孩子们就会出去打工。而且,日本家长也会控制孩子的消费欲望。比如给孩子买玩具时,家长会告诉孩子,一个月只能买一样玩具,还想买的话也只能等到下个月。

其他国家

在21世纪的今天,除了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外,也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对青少年的财商教育,并且将财商教育列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

通过对那些在财商教育方面已经相当成熟国家的观察和研究,我们不难发现,良好的财商教育是通过家庭、学校、社会机构三个方面的高度结合来实现的。正是这种高度融合促使财商教育的内容得以渗透到青少年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对孩子以后存钱、花钱、借贷、赚钱、投资等金钱行为都将起到重要的积极影响。

通过这种实践性、循循善诱的系统教育,可以让孩子对金钱达到一种较全面的认知,并且,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这种与金钱相关的教育氛围,不断加深对财富的理解。在这样的理财教育下,青少年一般都会获得较强的管理金钱和操作财富的能力,且在思想上形成很强的经济独立性。

中国

探讨过这些对青少年财商教育较为成熟的国家之后,我们再看看中国的财商教育情况。在中国,无论是家庭,还是教育机构、社会组织,在青少年财商教育方面几乎都还是空白。2007年,美兰的信息公司所做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中国12岁以下的孩子占据了全国35亿元的消费总额;每月一个孩子消费的金钱甚至比一个大人还多;约92%的小学生在消费时都没有任何的计划性和目的性,且攀比挥霍、奢侈浪费的情况非常严重,甚至越演越烈。

中国孩子“高消费、低财商”的情况已经是毋庸置疑的。近年来,也有很多组织和机构针对这种现象进行了分析和总结,而从学校教育方面而言,我国至今没有任何关于青少年理财教育的课程。虽然一些大型金融机构也会通过教育讲座等方式陆续开展一些财商教育活动,但毕竟这些活动在内容和形式上都缺乏持续性,能够影响到的人也非常有限。

在对孩子财商的教育方面,父母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力量。可是,和其他在财商教育方面相对完善的国家相比,中国家长对子女的财商教育无疑也是非常疏忽大意的(具体分析见表一)。

表一:中国家长的财商教育对比表

教育类别

中国家长

美、英、日等国家与地区

家长的理财态度

对于孩子的财商教育,大部分父母仍然认为可有可无,并持有“孩子长大后才有理财”的观念,认为孩子在整个中小学阶段只需要锻炼身体、把学习学好、考上大学;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幼龄和小学阶段的父母也陆续开始关注孩子的理财教育,但仅仅限于关注阶段,但家有年龄10岁以上子女的父母基本忽视孩子理财能力的培养。

大部分父母普遍认为财商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不可缺的。在与孩子沟通金钱话题、如何消费、如何打工等方面,都给予详细的指引,尤其在孩子上中学后,更是不断加强孩子的经济独立意识和理财能力的培养。

教育类别

中国家长

美、英、日等国家与地区

家长的教育方法

大部分家长不会向孩子提供财商教育;少部分家长有意识培养孩子的理财能力,但所采用的方法很单一,说教较多,缺乏互动,实践较少。很少利用家庭生活对孩子进行启发性的教育,注重大人的权威而忽视孩子的主动学习的能动性。

大部分家长会在学校、社区等机构指导下,对孩子进行数年的系统性财商启蒙,会采用模拟情景、放手让孩子实践的方法进行,与孩子的沟通是基于平等和鼓励的基础上,允许孩子犯错。

教育内容

中国家长对财商教育内容的认知仅限于存钱和花钱,只有个别的父母会和孩子聊到投资、捐赠等话题;大部分父母将财商教育与孩子的德智培育严格分开。

大部分父母能在“赚钱、花钱、存钱、捐赠、借钱和投资”等方面与孩子沟通;许多父母认为理财能力的培养与子女接触经济学、参与商业活动密切相关,鼓励孩子的创新与创业精神;并认为理财涉及到孩子的品格与价值观的形成。

诚然,中国家庭对孩子的财商教育还是非常不完善的,这与整个社会对于财商教育认知的缺失和学校教育的不完善都是密不可分的。然而,我们的孩子却不可能停下成长的脚步,因此,中国的家长若是对培养孩子的财商心怀期待,不如先从自身做起,从家庭教育出发完成对财商的启蒙教育,而不是毫无作为地等待学校或者社会机构去安排理财教育课程。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