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宋词与唐诗基调的不同

时间:2012-10-10 08:30 来源:天涯文学 作者:弓长甲子 点击:
  宋词中的这种伤感,正是宋词作者们内心的体现。大宋王朝是一个多灾多难的王朝,先后受到辽、西夏、金和蒙古等国的欺凌。面对国仇家恨,统治者不思进取,反而“直把杭州作汴州”(林升《题临安邸》),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国家危机四伏,正当用人之际,英

  这个题目在我脑子里酝酿很长时间了,却始终找不到落笔点,就这么一直在心里面憋着。


  上幼儿园之前,当老师的父亲给我买了一本少儿唐诗,是一本启蒙性质的诗集。诗集封面上,一个七八岁左右的儿童,正在母亲的陪伴下读书。里面第一首诗,便是骆宾王的“鹅、鹅、鹅,曲颈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这大概就是我第一次接触到的唐诗吧。至于宋词,就要晚的多,印象中是上初中之后。


  世人常将唐诗宋词相提并论,也许是接触唐诗早于宋词的原因吧,我喜欢唐诗甚于宋词。宋词的开山之作,便是李煜的《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两句成为了千古名句。很不幸,这两句奠定了此后宋词三百多年的基调,那便是伤感。


  不妨将宋词和唐诗都涉及的两大主题对比着品味一下。


  先说边塞军旅主题,宋词不仅数量少于唐诗,其豪气也逊于唐诗。“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陆游《诉衷情》),“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的《凉州词》)。“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王维《少年行》)。从这一点看,宋词没有唐诗豪迈。


  再说朋友离别主题,宋词和唐诗均着墨较多,宋词中朋友离别,往往要大哭一场。“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而唐人一扫这种伤感,“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去年的朋友今年没来,即使风景再美,也无心欣赏,注定也要大哭一场,“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唐人却不一样,“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人走了,花还在。唐诗中的朋友送别,送别和离别之人常常是乐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从这一点看,宋词没有唐诗潇洒。


  不仅表现在这两个主题上,几乎在方方面面,只要你仔细品读,都能读出这种情绪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苏轼《念奴娇》),“胜绝,愁亦绝,此情谁共说?唯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范成大《霜天晓月》)。“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辛弃疾《菩萨蛮》)。


  宋词中没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的惊喜,没有“行到水穷处,坐看云初起”(王维《终南别业》)的豁达,没有“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枫桥夜泊》)的淡定,没有“人生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的气魄。多的是“少年不知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辛弃疾《丑奴儿》)的烦闷,多的是“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清照《一剪梅》)的忧郁,多的是“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晏几道《思远人》)的悲情,多的是“拼一醉,而今乐事他年泪”(朱服《渔家傲》)的无奈。


  宋词中的这种伤感,正是宋词作者们内心的体现。大宋王朝是一个多灾多难的王朝,先后受到辽、西夏、金和蒙古等国的欺凌。面对国仇家恨,统治者不思进取,反而“直把杭州作汴州”(林升《题临安邸》),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国家危机四伏,正当用人之际,英雄豪杰却报国无门,这怎能不让他们伤感?可伤感又有何益,只好将满腔的热血化作苦闷的词句,为我们留下千古绝唱。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匿名?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感动一生的故事

      作者:涂滢

      《感动一生的故事》一书讲述了生命中那些令人感动的无数瞬间。生命中总有一些伟大的心灵,让我们感动得热泪盈眶;也有…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川滇游记(五)——夜逛丽江古城

        丽江古城始建于宋末元初,因集中体现了纳西文化的精华,并完整地保留了宋、元以来形...

      • 日出先照踏浪归

        日出先照踏浪归 山里长大的孩子从小向往大海。然而,在外漂泊的几十年间,与大海近距...

      • 清凉武夷

        武夷山上最多的花是兰花,而且——我推测——是野生的兰花,因为它们的形态如此天然,...

      • 寻找太极拳

        周未整理书柜,偶然翻出一本《武当秘传太极拳》,回想起四年前武当山之行,想用点笔墨...

      • 桑耶寺的声音

        经幡,一直在追风途中,坚持用梵语说西藏。 距离泽当镇38公里的桑耶寺,在下午五点以...

      • 五台山镇海寺游记

          在半山腰,我回望镇海寺,心想,这里确实是一个宝地,但这又能怎么样呢?如今,出...

      热点内容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