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去饭店吃饭,看见服务员正在教练叠餐巾。那么一块块普通的布,在她们的手中,顷刻间变成了大小、样式整齐划一的花,非常漂亮。从那以后,我对于服务员的工作充满敬意——她们的工作,让生活富有条理性,给生活增添了美感。
我开始热爱家务,我发觉,整理的过程也是锻炼身体,同时,那种把凌乱变成有条理的劳动,让人很有成就感,真是一种令人种愉悦的享受。
我以前看过一部电影《城市女孩》,一个城市里的女孩,大专毕业,一下子做了好几份小时工,时间安排上,非常清晰,工作过程中,有条不紊,深得雇主的信任。
她刚毕业时,给一位老人送东西,每天两个小时,六块钱。老人问她,想过将来做什么?一年,两年,十年后,会住什么样的房子?丈夫会是什么样子的?有没有想过?她说,没想过。老人说,能把小时工做好,还有什么做不好的呢?
她时刻记着这句话,工作时没有忘记做人的尊严,没有忘记快乐。
最近,我看了一部电视剧《小姨多鹤》。故事讲的是,日本战败投降后,十六岁的日本少女多鹤在登船返乡的过程中被抛弃,幸存了下来,被心善的张家老夫妇买了回来。为了报恩,多鹤同意给张家生孩子。
新中国成立后,她想办法为这个家庭赚钱,分担困难,帮着养三个孩子。不管是在山上砸矿石,还是去骑三轮车拉货,下了班之后,做饭、洗衣服、拖地,一切都是那么有条理。
家中虽然是铺着普通红砖的地面,她经常擦,擦得砖锃亮锃亮的,不管是谁回来,进了门要换上拖鞋,衣服上的灰尘要拍打一遍。在那个年月,老百姓经常洗澡的有几个,而他们家的人隔一段时间要洗一次澡。
这种有条理的生活,让我们看到主人公的坚忍,对生活的那份执着——困难肯定会过去,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中国的古训当中有“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名句。其实说到底,就是培养人的做事情的良好习惯,从小事做起,习惯养成了,人的有条不紊的做事风格就形成了,也才能做成大事。
当然有人形容有成就者时,常常会说“某某某生活上不拘小节”。但是,想一想,却不是那么回事情,人家的事业上,也是这样吗?一个做事情上,没有条理的人,能成功吗?只不过,人家是在某一方面更专注而已。教授啊,专家啊,有助理,领导有秘书,就是这个道理,不可能每件事情都自己亲力亲为,精力上也跟不上啊。
老百姓过日子,讲的是“穷日子,穷过;富日子,富过。”说到底,这样也是一种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首先是接受了现实——生活不富裕,但是,还要活着,那就好好活。油盐酱醋,家长里短,洗洗涮涮,按部就班,不怨天尤人,一切都井然有序。
条理清晰了,人就有了精神气,也就有了奔头。堂前屋后,清清爽爽,人精神上就愉快,今年计划添点家具,明年准备购点什么用品,儿子要考什么样的学校,女儿念书上要达到什么样的要求……
如果一穷了,就夫妻不和,家里也不收拾,乱七八糟,人心情上就更不痛快,什么计划和安排也没有,痛苦啊,绝望啊,人心里也就乱糟糟的,布满灰尘,日子过得也就不像日子,家庭生活就不像个样子,。
所以说,条理也是一种境界,并非每个人都能参得透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