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追查背后弄私者 不能只对“吃空饷”者问责

时间:2014-08-05 14:31 来源: 作者:闲看云起 点击:
“吃空饷”,只领工资不上班、占着编制不干活,用国家的鸡下自家的蛋,危害并不小。从大处说,“吃空饷”增加了财政压力,成了财政资金流失的“黑洞”;从小处说,“吃空饷”加重了单位其他人员的负担,对脚踏实地工作的干部和辛辛苦苦的纳税人都是非常不公平

25日,记者从南充市政府办获悉,由市政府办牵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抓,对全市在编不在岗、编外大量聘用工作人员的问题进行了集中清理,清退“吃空饷”人员工作告一段落。截至6月30日,共纠正、清退“吃空饷”人员41人,压缩编外聘用人员42人。

南充市通过摸底核查、专项督察、限时整改等方式督促相关单位进行整改,在短短的几个月内清退“吃空饷”人员41人,压缩编外聘用人员42人,在专项整治中取得了突出的成果。然而,对责任者如何处理的,报道语焉不详。

“吃空饷”并非特例,让整社会不得不正视这个问题。2012年1月,山西静乐县委书记杨存虎之女王烨,被指连续5年“吃空饷”累计10余万元;2012年5月,该省侯马市国土资源局职工卢建平连续9年吃空饷事件曝光;2014年7月,河南省三门峡渑池县教体局局长的女儿,被举报在上学期间就端上“铁饭碗”。从清理的结果看,南充“吃空饷”者也有41人。推而广之,全省呢?全国呢?

“吃空饷”,只领工资不上班、占着编制不干活,用国家的鸡下自家的蛋,危害并不小。从大处说,“吃空饷”增加了财政压力,成了财政资金流失的“黑洞”;从小处说,“吃空饷”加重了单位其他人员的负担,对脚踏实地工作的干部和辛辛苦苦的纳税人都是非常不公平的。对吃空饷行为惩处不力,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歪风邪气。

对“吃空饷”,几乎每年都有一次较大规模的清理,但收效却不理想,原因可能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能吃空饷者,大多是手握实权、或有背景的人物,在当地形成盘根错节的关系网络,清理的大锤往往是重重地敲在棉花上。二是追责措施不严。从以往查处的情况看,大多是退还、警告、免职、开除党籍等处罚。据悉,陕西渭南市富平县副县长任教训因吃“空饷”受到党内警告处分,时隔半年,却被任命为大荔县副县长。

必须严厉惩处“吃空饷”的相关责任人。一是对“吃空饷”者的查处,不能就事论事,应该搞搞“专项巡视”,彻底追查平时的履职情况、个人作风、经济状况,或能掀开个别人的遮羞布;二是追责力度要大。“罚酒三杯”似的惩治,没有“杀一儆百”的震慑力,甚至还可能引起效仿,从而使“吃空饷”的现象愈演愈烈。必要时可终结其政治生命、给予法律制裁;三是追究单位、部门主要领导和财会人员的连带责任,对主动揭发者给予必要的奖励。

“吃空饷”的背后实质是作风问题。党和政府必须高度重视,深化党风廉政建设,高高举起执纪问责的大棒,下决心割除这一“毒瘤”。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匿名?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孽海花:封建知识分子的虚伪造作

    作者:曾朴

      《孽海花》是一部当之无愧的文学名著。它的出版,曾于20世纪初期的文坛引起轰动,在不长的时间里,先后再版10余次…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