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和最高检挂牌督办的“大江化工污染环境案”在扬州高邮法院开审。随着调查的进一步深入,江都多名官员因受贿被牵出。记者了解到,大江化工被指向多名官员行贿共计275万元,涉及江都环保、公安等多个部门。鉴于案情重大,法院将择日宣判。 近年来,随着我国反腐力度的不断加大,每天都能看到贪官落马的消息,可以说是已经习以为常,但是在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的今天,一个地区相关部门官员的集体落马,还是牵动着人心。 大江化工位于扬州市江都区宜陵镇,新通扬运河河畔,年产值达4亿,是当地的明星企业,而就是这样的企业却做起了偷排污水,贿赂当地官员的勾当。在法庭上,被告人大江化工法人李玉江承认,为得到领导的特殊“照顾”,分别向当地公安局、环保局、安监局、镇政府等多个部门的官员行贿共计275万元。可见,要想治理好污染问题还需先治理好腐败问题。 这起污染事件涉及人员之多、违纪违法情节之严重、腐败后果之恶劣触目惊心,而其背后,一幅污染企业行贿与环保官员受贿之间的“勾兑”图景趋于清晰,当地官员大肆受贿、索贿,放任不法企业随意直排有毒有害废水,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这背后,正是“环保腐败”使得监管阙如、制度成空的表现。 不可否认的是,在当前在少数地方, 仍然存在对环境污染事件睁一眼闭一眼的现象。如有的企业见利忘义,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大肆违法排污;有的政府官员不顾国家法律法规,为污染企业的产生、生存与发展当“保护伞”;有的环境执法部门执法不严,隔靴搔痒,甚至以罚代法这些都是环境污染矛盾的突出问题,需要得到重视。 现如今,如何遏制环保领域逐年上升的贪腐案件,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重要议题。环保问题事关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政府部门的公信力,因此,对于环保领域的腐败,必须加强问责力度,完善监管和制约体制,加强环保巡视力度,只有这样群众期盼环境改善的愿景何时才能够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