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_华语综合文化门户,深度访谈,观点评论,新书推荐,读书笔记,情感故事,文化新闻

当前位置: 主页> > 每日观察> 慧语·印象>

消除权利贫困让农民成为体面职业

时间:2013-12-26 10:05 来源: 作者:傩送 点击: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12月23日至24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强调,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会议指出,要让农民种粮有利可图,要通过富裕农民、提高农民、扶持农民,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12月23日至24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强调,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会议指出,要让农民种粮有利可图,要通过富裕农民、提高农民、扶持农民,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中国新闻网12月25日)
  “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这个提法很新鲜,但绝不是哗众取宠,而是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我理解它有两重含义:首先,农民是一种职业;其次,农民应该成为一种体面的职业。
  就像医生的工作是治病,教师的工作是教书,商人的工作是做生意……农民也是有自己的工作的,那就是种田。农民是一种职业,这本来是天经地义、无需特别强调的一件事,但现实中,在很多人的观念里,种田算不算一种职业还真是一个问题,仿佛只有在城市的写字楼里上班的人才有资格被称为“职场人士”。假如某个大学生毕业后回家种田,大概不会被统计进入就业率。这说明农民的职业属性长期被漠视了,漠视到很多时候可以忽略不计。
  在过去的数十年中,“农民”更多是一种有别于“城里人”的身份,并且是低人一等的身份。在讲究身份等级的中国古代社会,“民”被分为“士农工商”四等,“农”的等级并不低。然而到了近现代,“农”的地位急剧下降。这与社会转型有关,与世俗偏见有关,但更多与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所导致的农民福利严重低下有关。在很多“城里人”的眼中,“农民”这个词代表经济上贫穷、观念上落后、文化水平低。
  中国是一个约半数居民为农业人口的发展中国家。正如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所指出的,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就是富农之道,如果这句话成为现实,所谓“三农”问题就迎刃而解。
  “体面职业”这个概念是由国际劳工组织总干事索马维亚在第87届国际劳工大会上首次提出的。至于何为体面职业,却一直缺少权威的论断。就我的理解,“体面职业”至少意味着有比较可观的工作收入、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而恰恰是在这两个方面,农民相比“城里人”普遍存在巨大的落差。
  让农民成为体面职业的核心是提高农民收入,换句话说,农民可以靠种田过上体面的生活。现实情况是,靠种田养家糊口不易,很多农民靠农业生产一年只赚几千块钱。有专家说,提高农民收入有赖于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减少农民数量,让只有几亩地的农民成为拥有上百亩地的农场主。我认为这个设想虽然美好,但以中国人均耕地之少、农业人口之多,让农民变身农场主是一件很遥远的事情。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现阶段而言,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的同时,应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在农产品价格和品种、土地经营模式、农业技术应用推广等方面探索出一条顺应市场规律之路。怎么让靠天吃饭的农民转化为真正意义上的“职业农民”,在农产品市场博弈中发挥主导作用,这才是农民增收、致富的关键所在。
  农民这个职业体面不体面,还包括能否获得公平的社会保障,这方面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种田收入的多寡。现实中农民受歧视不仅在于经济上相对贫穷,还在于农民的孩子无法享受到与城市孩子同等的受教育权利,农民生了病不能像市民一样可以随时去医疗条件好的大医院,至于养老保障,更是与“城里人”的待遇有天壤之别。媒体曾多次报道,在一些贫困乡村,农民几乎享受不到任何来自公共财政的养老福利,有些儿女不愿或不能尽孝道的农村老人,在失去劳动能力后只能选择自杀的方式结束生命。一个靠种田自食其力的职业,晚景如此悲凉,怎么谈得上体面?
  如果说农民致富要靠政府、市场以及农民自身三方面共同努力,那么为农民提供公平的社会保障则主要指向政府责任。不必讳言,农民在现阶段还远不是一种体面的职业,而这种不体面某种意义上源于公共福利的长期欠账,农民贫困本质上是一种权利贫困,即农民作为公民应该享有的基本权利被相对剥夺了。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就从消除农民的权利贫困做起吧!
(责任编辑:张娟)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匿名?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危机改变人生:危机是生活的影子

    作者:易云

    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危机意识,这个国家迟早会遇坎,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危机意识,这个企业迟早会垮掉,一个人如果没有…

    百位名人读书心法:大师随笔

    作者:梁金豹

    梁金豹编著的这本《百位名人读书心法》精心撷取了古今中外100位名人、伟人的读书心得,条理清晰,让人读之有轻松之感…

    人际交往8堂课:掌握人际关系窍门

    作者:李立之

    《人际交往8堂课》详解了人际交往中常遇到的困惑,在帮你轻松掌握人际关系窍门的同时,培养你驾驭人际关的能力,其中…

    用闲适对付人生: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作者:孙银芳

    《用闲适对付人生:林语堂·生活的艺术》内容简介:林语堂将中国人旷怀达观、陶情遣兴的生活方式和浪漫高雅的东方情调…

    淡然的人生不浮躁周作人幸福的艺术

    作者:孙银芳

    《淡然的人生不浮躁:周作人·幸福的艺术》内容简介:不少人追问“幸福是什么?”在这个物质充裕、精神恍惚的时代,关…

    世界上最神奇的做人做事课

    作者:吴伟丽

    《人生智慧课:世界上最神奇的做人做事课》将成功做人做事的道理融入一个个清新优美、积极向上、充满哲理的小故事中,…

    成功父亲的80个教育法则

    作者:智爸爸

    给严父看的书却并不是严肃古板的哦!《成功父亲的80个教育法则》分12章,从培养孩子爱心、学习、诚信、节俭、自主…

    世界上最神奇的挫折教育课

    作者:吴伟丽

    《世界上最神奇的挫折教育课》立意于对现代人生的思考,着眼于成功人生的修炼,以浅显而富有哲理的语言对生活中的挫折…

    做最好的自己--胡适论青春与理想

    作者:胡适

    本书选取了胡适著作中关于青春、人生与理想的篇章,其中包括胡适对年轻人在思想修养、能力提升、个性培养等方面的建议…

    世界著名艺术家激情放言

    作者:刘青顺

    演讲是一门艺术。演讲是历史的音符、时代的记录、艺术的绝唱、文化的结晶。演讲最早起源于古罗马共和国议会的辩论,被…

    新月余晖--失落的古巴比伦

    作者:吴昊之

    巴比伦文明虽然早已远去,但其跌宕起伏的历史、显赫一时的国王、崇尚法律的先声、神秘莫测的文字、辉煌雄伟的建筑、层…

    世界上最神奇的心理健康课

    作者:吴伟丽

    《世界上最神奇的心理健康课》力图为大家献上一堂精彩的人生智慧课,滴水藏海,小中见大。有许多人生智慧故事很精彩,…

    豪气干云石达开:孤胆英雄的宿命

    作者:夏龙河

    “稗史漫传曾羽化,千秋一例不平鸣”,翼王石达开是太平天囯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他十六岁便“被访出山”,十九…

    女性职场浮沉全掌握:365条黄金胜经

    作者:颜妮

    职场,弥漫着战火硝烟,只要战斗着,就是你死我活,没有退路,没有别的选择。这里确实没有岐视,但是没有性别…

    人文大家的人生智慧课

    作者:吴伟丽

    《人文大家的人生智慧课》力图为大家献上一堂精彩的人生智慧课,滴水藏海,小中见大。有许多人生智慧故事很精彩,可…

    湮没在森林的奇迹:古玛雅的智慧之光

    作者:文昊

    玛雅,集神秘、诡异与一身,让人难以捉摸,就让我们走近它,解答心中疑惑,聆听玛雅人智慧之声!今天,褪去其身上的光…

    阅遍繁华的经典生活美文

    作者:邓秀珍

    邓秀珍编著的《阅遍繁华的经典生活美文》收录了近两百篇20世纪100年中成就较高、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美文,所选作品…

    情商到了,事就成了:开启你的心智

    作者:冰馨

    本书带领大家走进情商这所“大学”,它系统而全面为大家讲解了如何提高自己的情商。影响情商的因素很多,要想提高情商…

    邻家女孩的四季护肤秘笈

    作者:桃子

    皮肤的好坏有遗传因素,但后期保养更为重要,而皮肤保养的方式则是重中之重,娇嫩肌肤的养成就取决于方法是否得当,你…

    指尖的呵护:培养情智健康的宝宝

    作者:慧心

    很多人认为,人在婴儿时期根本是没有情感体验的小东西罢了,他们不会悲伤、孤独、沮丧,只知道吃喝拉撒睡。事实上并非…

    35岁之前要掌握的16条成功法则

    作者:沃伦

    一个没有掌握成功法则的人,好比盲目航行的船,在“东碰西撞”后,收获的必然是失败。本书是35岁之前成功的“导航图”…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