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瓜果飘香。穿过河南三门峡灵宝市城南尹庄镇李村,沿着陡峭的塬上水泥路蜿蜒而上,来到塬顶李村坡村民组。忽见一座座农家小院随坡就势,一孔孔窑洞掩映于枣树、桃树、石榴树下,恍入世外桃源。(11月6日《人民日报》) “一勤治百难。有些事办不了,看似难,实是懒。再难的事,只要勤于想办法,也会变得容易解决;相反,有些容易的事也会被懒散拖成‘老大难’。”尹庄镇党委书记郭辉平深有感触,近年来市里坚持治理懒散软,基层干部不再懒了,一些长期困扰群众的难题也得到了解决。 “懒散软”是人在工作生活中的一种惰性,是一种不积极进取、贪图享受的畸形的世界观在工作中的体现。目前,不少机关单位存在“庸懒散”的问题。一是不遵守工作纪律、规章制度。二是工作不尽责、不履职,当官不理民事,工作推不动。三是工作一般化,浮在上面,深入不到基层,深入不进工作,文件照抄照搬根本不用心。四是不学习,没有紧迫感、上进心。 治理“懒散软”是打造一流软环境,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也是着力提升政府形象,提高办事效率的迫切需要,更是加强了干部队伍自身建设的内在要求。治理“懒散软”就是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切实解决较变干部作风的具体体现。只有环境更加优化,才能得以快速发展,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当然,要治理“懒散软”,对涉案人员严肃处理是必不可少的。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各级纪检监察组织要通过现场指明、反馈意见、下发整改通知书、跟踪督办等方式督促有关地区、部门和单位限期整改,并以适当形式对整改结果进行回访。在明查暗访中发现顶风违纪人员,按照管理权限,综合运用组织处理和纪律处分等方式予以从严从重处理。要按照党风廉政责任制的要求,在追究当事人责任的同时,还要追究所在单位主要负责人及主管领导责任。要以适当形式对典型案件公开曝光,切实发挥教育、警示和震慑作用。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检举、控告、投诉,新闻媒体报道,网络舆情曝光,让全社会都来监督,把公务人员的行为暴露在老百姓关注的光天化日之下,“懒散软”就会无处藏身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