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国外交的棋盘中,重中之重是俄罗斯而不是美国
时间:2013-03-23 21:23
来源:
作者:李开盛
点击:次
明眼人都知道,在中国大国外交的棋盘中,重中之重是俄罗斯而不是美国。美国作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最让中国受益,也最让中国为难。受益之处体现在,它作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一直是中国吸引技术、资金的重要来源,也是中国出口的主要市场。2012年,中美贸
目前,中国新任国家主席习近平正在俄罗斯访问,这是他就任后出访的第一个国家。在外界看来,这意味着中国对发展与俄罗斯关系的高度重视。习近平在抵达俄罗斯后的机场讲话中的说法则是:中方将把发展中俄关系作为外交的优先方向。应该说,优先发展对俄关系并非习的新举措。十年之前,当胡锦涛就任中国国家主席时,也是把俄罗斯当作首访国。由此可见,优先发展对俄关系不过是中国外交中的一贯方针。
但明眼人都知道,在中国大国外交的棋盘中,重中之重是俄罗斯而不是美国。美国作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最让中国受益,也最让中国为难。受益之处体现在,它作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一直是中国吸引技术、资金的重要来源,也是中国出口的主要市场。2012年,中美贸易额达到近5000亿美元,而中俄贸易额为不到900亿美元。为难之处体现在,在与台湾、新疆、西藏、领土领海争端等核心利益问题上,美国一直在不同程度地给中国制造障碍。
考虑到中美关系的这种两面性,也就不难理解中国领导人为何选择俄罗斯而不是美国作为首访国。那就是,在大国外交的棋盘上,我们需要联络俄罗斯以平衡美国,制约美国对中国核心利益的损害。而俄罗斯由于与美国存在类似中美间的战略竞争关系,故也乐意通过中国这只手来平衡美国。
那么,这种大国外交布局是否对中国有利?这样的大国外交已经执行有年,是否对中国产生了相应的效果?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恰恰从事实层面来看,过去中国的大国外交虽然声势上搞得不错,但美国不但没有被平衡下去,反而现在搞战略东移,进一步把战略重点对准中国。在对外的领土领海争端、对内的藏独疆独等问题上,美国也没有少使劲,有关争端还更加严重和恶化。这种局面应该促使我们反思:我们的大国外交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如何才能改变这种仍然被动的局面?
要弄清大国外交的航向,就必须明白:在与中国有关的几个大国中,谁是我们的主要对手?谁有可能成为我们的合作伙伴?联络伙伴、制约对手,是大国博弈中永恒不变的法则。而决定国际关系中伙伴与对手的区分,当然就是国家利益。
在世界诸大国中,结合国家综合实力以及中国利益关联度来衡量,中国最需要重视的大国有三个:美、日、俄。美俄的综合实力自不用说,且俄罗斯以紧邻的地缘、美国以其密集的在中国周边的军事和经济存在,都对中国的利益有着重大影响。日本的综合实力稍次,但考虑两国历史上的恩怨,以及两国在地缘战略上的高度重合(从东海经台湾、南海、东南亚直到印度洋和中东,都是中日要经营的核心对外通道),其对中国利益关系的影响有过之而不及。
那么,到底谁与中国的利益冲突关系最大呢?又该如何根据利益关系来确定诸大国的对手或伙伴性质?
就中美关系来说,利益冲突主要是争夺世界领导地位的结构性权力矛盾和意识形态冲突,,其他具体问题的摩擦都不过是这两大矛盾的具体体现。美国视中国为最有可能挑战其霸权地位的对手,这是中美关系中的最大问题。但要看到,随着大国战争的可能性逐步下降,这种权力竞争通过经济、文化、制度等方式替代的可能性在增加,也就是中国一贯倡导的和平崛起的可能性也在增加。加上中美远隔太平洋,地缘距离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种权力矛盾。而就意识形态来说,美国虽然以民主、人权为重要的外交道义旗帜。但分析美国外交过程就会知道,美国人真正看重的还是自身的国家利益。只要不存在颠覆美国政治制度的可能,其他国家搞什么意识形态其实美国并不特别在意。输出民主、人权是美国外交中的奢侈品,而非必需品,更非中美矛盾中的死结。
就中日关系来说,利益冲突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如前所述地缘竞争上的高度重合;二是地区的结构性权力矛盾,现在是中日两强局面,谁能充当东亚老大,谁都不肯相让;三是领土争端,主要是钓鱼岛问题。至少历史问题,无关具体利益,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以上利益冲突的促进剂而已。然而,这三个问题都是长期内难以解决的根本性问题,甚至都差不多具有零和的性质,特别是地区领导地位与钓鱼岛的归属,一方得到了,另一方就会失去。这就决定了中日矛盾相较中美矛盾而言,其严重程度并不见得更小,但如要和平化解起来反而更难。特别是在中国的民族主义与日本的右翼思潮都呈上升趋势的情况下,这种利益矛盾就显得更加根深蒂固。
就中俄关系来说,利益冲突目前来说是最小的。两国虽为邻国,历史上也存在领土问题。但随着两国相关协议的签订,这些争议固然在民间仍有情绪,但在国家层面已经解决。而且,由于俄罗斯目前的发展重心仍在欧洲,在远东与中国的地缘竞争并不突出。但是,如果俄罗斯进一步走向复兴,远东的地位必然提升,长期来看与中国的地缘竞争可能会进一步增加。
比较上述利益关系就会知道,中国最应该防范的是日本而非美国。中日利益矛盾不但严重而且难以化解,应该将其作为中国外交的主要对手。中美虽有重大利益矛盾但存在良性处置的可能,而且外交最忌的四面出击、四面树敌,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应该成为化解矛盾、联络合作的一个对象。而俄罗斯,则在近期内可起着同样的作用。特别是考虑到俄日之间存在的领土矛盾,更是中俄两国联合制约日本的重大利益基础。
有人可能说,即使中国想合作,但作为日本盟友的美国会听中国的吗?美国当然不可能听中国的,它听从的是自己的利益。如果中国能够充分意识到中美利益矛盾存在缓和空间,充分加强中美在政治、经济与文化方面的沟通与互信关系,坚持与美国在国际制度的框架内开展良性、和平的竞争,同时对美国侵犯中国核心利益的行为加以坚决反对,至少美国也会更清醒地意识中美利益并非不可调和而且中国核心利益也不能随便侵犯。有了这种认识与顾忌,至少美国为日本站台的可能就越小。而且,出于平衡的日本的考虑,中国除了打大国牌之外,还可以充分利用其他的双边关系,最典型的就是中韩关系。在中、日、韩这三个紧邻的东亚国家之间,中韩本来有着更多的共同利益,韩国是中国平衡日本的天然盟友。如何利用好这一关系,值得未来的中国外交好好考虑,并把它与对朝鲜的外交和整个半岛政策统合起来。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中国要主动与日本为敌,更不意味着中国希望通过包括武力一切手段来对付日本。上述分析只是表明:中日之间确实有不可调和的利益。从更宽广的视角来看,对外的竞争归根到底取决国家内部的发展。中国目前的任务仍是搞好内部的改革,找到一条最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与道路。但在这个过程中,如果面对另一方挑起利益矛盾,或是这种利益矛盾在某种客观情势下不可避免地爆发,中国就应该为此做好应有的准备。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