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十恶不赦”在封建中国时代指哪十恶

时间:2012-11-25 19:20 来源: 作者:刘宴斌 点击:
人们经常说的成语十恶不赦有它的渊源。它的形成,要从我国的法律制度来看。 魏晋南北朝时期,每个小朝代都进行了法律法典的编纂,而在这些法律法典中,比较有影响的有魏时的《魏律》,北朝时的《齐律》,而后来据说的十恶最早也就出现在《齐律》中,当时称为

  人们经常说的成语“十恶不赦”有它的渊源。它的形成,要从我国的法律制度来看。

  魏晋南北朝时期,每个小朝代都进行了法律法典的编纂,而在这些法律法典中,比较有影响的有魏时的《魏律》,北朝时的《齐律》,而后来据说的“十恶”最早也就出现在《齐律》中,当时称为“重罪十条”。

  “重罪十条”把这十条罪行称为“十恶”,并且规定绝不赦免,到了隋唐就正式形成了“十恶不赦”的说法,所以说隋唐“十恶不赦”其实原来是出自于《齐律》的“重罪十条”。

  它的主要内容有:

  一、谋反。这历来都被视为十恶之首。

  二、谋大逆。指毁坏皇家的宗庙、陵寝、宫殿的行为。

  三、谋叛。指叛逃到其它敌对国家。

  四、恶逆。指打杀祖父母、父母以及姑、舅、叔等长辈和尊亲。

  五、不道。无道。

  六、大不敬。偷盗皇帝祭祀的器具和皇帝的日常用品,伪造御用药品以及误犯食禁。

  七、不孝。指咒骂、不赡养自己的祖父母、父母。祖、父辈死后亡匿不举哀,丧期嫁娶作乐。

  八、不睦。

  九、不义。指殴打、杀死长官(一般指州县长官),丈夫死后不举哀并作乐改嫁等。

  十、内乱。指与祖父、父亲的妾通奸。

  “十恶不赦”自从《齐律》出现这些条款后一直沿用到宋元明清。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匿名?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科比传:一个篮球小人物的奋斗史

    作者:黄鸿涯

    他是一个喜欢孤独并享受孤独的人;他是一个有些天真又有些高傲的人;他是一个不够完美却追求完美的人;他是一个喜欢朋…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