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志愿者真好!他们充分满足了我们的精神需求,让我们老有所乐。和他们在一起,我们仿佛年轻了10岁。”日前,在涪城区涪西社区,十几名志愿者与社区的老人开展互动游戏、手指操、聊天陪护等活动。“菜单式”服务让老人们兴致高昂、精神百倍。(11月17日《绵阳日报》) “今后,我们将以‘邻里守望’为主题,以需求定项目、以项目建队伍,通过市民的广泛参与,真正把志愿服务做成接地气、促和谐的民生工程,共同建设文明和谐、团结友善的温馨社区!”社区党委书记王铁蓉信心十足。 当前,在干群关系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之一,不是政策不好,而是政策不落实,或是在落实政策中打了折扣、走了样。如有的地方上级补助的乡镇、村工作经费被截流;有的干部漠视群众利益、忽视群众诉求,不关心群众疾苦,喜欢做表面文章等。诸如此类的问题,都需深入到基层才能发现,也只有吸纳了群众智慧才能很好地解决。 今年以来,涪城区涪西社区采取项目化的方式,推动志愿服务活动广泛深入开展。在调查摸底、分析归类、项目论证的基础上,社区共设计了10余个常年开展的活动项目,这些项目涵盖了家政服务、文化体育、法律服务、心理抚慰、文明劝导、健康保健、环境治理等贴近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围绕项目组建了10余支相对专业、较为稳定的志愿者队伍,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服务活动。 干部联系群众成为常态,能检验出党员干部是否真心为民办事、一心为民谋利,同时也是检验党员干部党性修养高不高、宗旨意识强不强、群众立场稳不稳的“试金石”。正是由于各党组织和干部情系百姓、心忧民生,把实事办到了群众的心坎上,把难事解在了群众的急需处,才使“双报到”活动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 因此,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必须认真践行党的宗旨,主动为民排忧解难,多办好事顺民心,多干实事得民心,多解难事暖民心,真正让群众感受到教育实践活动带来的新成效新气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