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宽 原名赵子云,媒体人、业余诗人,著有《饭否》《青春饭我们都爱重口味》《100元吃遍北京》等畅销书籍。 北京这些天的关键词是:霾。另外的关键词是:冷。霾与冷,弥漫在这个庞大的城市之中,似乎我们每一个人都成了雾都孤儿。在这种天气里,孤独似乎可以传染,然而孤独却没有解药,美食的功效只在于缓解,充其量如同药盒标签上的“保健”字样。 在这种模糊不清的大冷天,我能想到的也只是一些简单的吃食,越冷越要吃点热乎的。 如果是两个人吃,我能想到热气腾腾的是望京的一个小馆——张师傅参汤鸡。这家店在望京西园四区,聚集了一批韩国料理,你要从中寻找到这家小小的门脸,里面只有十来张桌子,但是很干净,如果你去得晚,小屋子里估计已经坐满了人,需要稍微等一会,屋子里传来浓郁的鸡汤香味,这时你虽然还没有吃到,但是觉得身体暖和多了。 几分钟之后,有了空座位,你们坐下,点菜,菜单只有一张纸,菜品也简单:药参鸡汤、海桐皮参鸡汤、十全参鸡汤、鳗鱼参鸡汤……随便点,形式都是一样的:铁锅滚烫,冒着热气,锅里有一只小鸡,鸡不大,是童子鸡,炖得酥烂,汤汁清澈,不见油星,鸡汤的味道香浓,又不过分香浓,还保持着一些清爽。糯米填在鸡的腹腔里,也已经软糯,如果你点的是药参,那么糯米里藏着一只药参,参淡淡的味道释放出来。这时你已经吃得很爽了,糯米泡在鸡汤里,鸡肉也爽滑,额头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 在这个大雾弥漫的冷天里,没有吃完一顿温暖的参汤鸡的人,不足以谈论人生。 如果是四个人想找点热乎的,我会推荐一家饺子馆——宝源饺子屋。据说是最国际化的饺子店,在客满的时候放眼望去,一半的金发碧眼。好吃不如饺子,这里把饺子弄得花样百出,有五彩饺子,不过是饺子皮里加了各种蔬菜汁,调成种种颜色。 馅料也丰盛,100 多种馅,许多听着都新鲜,比如红薯粉山椒肉末馅、豆干腊肉馅。其实在我看来,最好吃的饺子馅无非是最家常的几款:猪肉韭菜、猪肉大葱、素三鲜、羊肉西葫芦。其他再多,无非都是搭配。但是这里的确把各种馅料的组合发展到极致,可以尽情尝试,没准哪一口就令你心动。 我在这里第一次吃腊肉馅的饺子,在嘴里有一种淡淡烟熏味,很是不错。也是第一次吃到红薯粉馅饺子,糯糯的口感,也是一次奇遇。这里饺子好吃的关键,还在于新鲜,所有的饺子都是手工现包,每一枚都浑厚多汁,端到桌子上,五颜六色,令人有过年般的心情。 在这个大冷天, 没有一口气吃完10 个饺子的人,不足以谈论人生。 要是一群人呢,想吃点热乎的,别开车,坐地铁10 号线到健德门站,出来就能见到西江美食舫。这里是赣菜,在北京,一个川菜馆子可能是内蒙人开的,一个粤菜馆子可能是浙江人开的,但是几乎所有的赣菜餐厅,都是江西人开的。 来这里必点的一道是瓦罐汤。这是江西菜的灵魂,制作繁复。一个个装有食材的小瓦罐一层层地放在硕大的陶制大瓦罐中,下面用木炭恒温煨制,往往需要6 个小时以上。其原理与云南汽锅鸡异曲同工,不施明火,久煨不沸,只用气来传递热量,这样做好的瓦罐汤鲜美不失原味,汤汁浓稠。 不同季节有不同选择,冬天就可以试试莲藕排骨汤,原汤原味,分量不小,4 个人吃足够。 在这个寒冷的腊月,不会自己找点乐子,找口热乎的人,不足以谈论人生。 |